一如既往,踏入八月尾,我就開始往大埔滘找尋新到的季候鳥,這個時期最想見的仍是白眉姫鶲(Yellow-rumped Flycatcher)雄成鳥,和看看綬帶(Amur Paradise Flycatcher)來了沒有。可是去了3次大埔滘都沒有特別發現,不過依然聽到鳥聲不絕,還可以近距離探望一些原居民,也算不錯。有活躍於低層樹林的黑眉雀鶥(Huet’s Fulvetta),紅頭穗鶥(Rufous-capped Babbler)和較大隻的棕頸鈎咀鶥(Streak-breasted Scimitar Babbler), 牠們常喜歡一起覓食。
黑眉雀鶥(Huet’s Fulvetta)
紅頭穗鶥(Rufous-capped Babbler)
棕頸鈎咀鶥(Streak-breasted Scimitar Babbler)
中層樹林有數量越來越多的黃頰山雀(Yellow-cheeked Tit)、群居的銀耳相思鳥(Silver-eared Mesia)和义尾太陽鳥(Fork-tailed Sunbird)。
黃頰山雀(Yellow-cheeked Tit)
銀耳相思鳥(Silver-eared Mesia)
义尾太陽鳥(Fork-tailed Sunbird)
今年秋候鳥的先頭部隊好像遲來了,直到9月頭才出現較多的過境鳥,其中一隻稀有的白喉林鶲(Brown-Chested Jungle Flycatcher)在何文田逗留了差不多一星期。牠很友善,喜歡停留在陰暗的環境,很配合牠的名字有jungle的意思。
白喉林鶲(Brown-Chested Jungle Flycatcher)
上星期何文田又有我最喜愛的白眉姫鶲雄成鳥出現,可是我今年沒有去年的運氣,沒有緣份見到牠了,只能隱約地見到其雌鳥。
白眉姫鶲(Yellow-rumped Flycatcher) female
這段時期還有數量不少的極北柳鶯(Arctic Warbler)和淡腳柳鶯(Pale-legged Warbler), 牠們的外表相似,用叫聲來分辨牠們較容易。
極北柳鶯(Arctic Warbler)
9月頭去了一次西貢觀鳥,在一個鳥浪中找到一隻很特別的鶲,牠似海南仙鶲但是藍色較深,胸部羽毛橙黃色,香港以往也有過少量這種鳥出現的記錄,專家説這是海南仙鶲基因變化的物種,叫Klossi, 在越南南部有繁殖,牠可能是跟其他海南仙鶲一同遷徙過來的。
Hainan Blue Flycatcher(Klossi)
這次觀鳥發現原來西貢有很多白腹鳯鶥(White-bellied Erpornis),很多不同位置的小型鳥浪都能見到牠們。
白腹鳯鶥(White-bellied Erpornis)
當日遇到一羣黑領噪鶥(Greater Necklaced Laughingthrush) ,一羣黑喉噪鶥(Black-throated Laughingthrush) 和一羣栗背短腳鵯(Chestnut Bulbul)同時在一起,總共超過30隻雀,全部都是十分嘈吵的雀鳥,所以這一刻在原本清靜的郊野上,突然變得熱鬧像街市。
黑領噪鶥(Greater Necklaced Laughingthrush)
栗背短腳鵯(Chestnut Bulbul)
每年我都會視綬帶為開季鳥,八月尾在大埔滘見不到,今次卻在西貢看到三隻,其中一隻還是很友善的,牠們在飛行時橙啡色的尾羽像跳舞般,十分優美,容易辨別。
綬帶(Amur Paradise Flycatcher)
七月尾去了一次塱原,為了看近百隻白頭文鳥(White-headed Munia)集體覓食的震撼場面,雖然牠們應該是放生雀,但是這些畫面真是很難得,值得回味。其中還有幾隻黑頭文鳥(Chestnut Munia)夾雜在鳥群中。
白頭文鳥(White-headed Munia)
當天還看見一隻黑翅鳶(Black-winged Kite)企在電線桿上,等候着牠的獵物。
黑翅鳶(Black-winged Kite)
蘭嶼角鶚(Ryukyu Scops Owl)大部份在台灣東南面蘭嶼島上繁殖,只有沖繩到菲律賓北部的外島才有記錄,全世界大約1000隻,很少有遷徙記錄,上個月竟然有一隻出現在上水的林區,牠叫聲清脆,是我的首個記錄。
蘭嶼角鶚(Ryukyu Scops Owl)
我9月頭已經開始行常地去蒲台島看秋候鳥,上月在螺州石排(Castle rock)繁殖的燕鷗已接近走得七七八八,而島上的鳥況還是普通,最近有八聲杜鵑(Plaintive Cuckoo)和北灰鶲(Asian Brown Flycatcher)過境。
Black-naped tern, Bridle tern and Roseate tern at Castle rock
八聲杜鵑(Plaintive Cuckoo)
期望未來數星期鳥況轉好,希望又有一些意想不到的雀鳥過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