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31日星期三

蒲台島的秋冬季候鳥和觀鳥地點

每年的八月尾,從北方遷徙的候鳥開始南下避寒, 蒲台島是一個主要的中途站,先頭步隊會是一些柳鶯、灰紋鶲、北灰鶲和壽帶等⋯⋯幸運的鳥友有機會發現美麗稀有的白眉姬鶲。到九月,三寳鳥和黑枕黃鸝必會回歸,它們會停留數個星期,這時的目標鳥還有白腹藍姬鶲、鴝姫鶲和黃眉姫鶲。
黑枕黃鸝(2014/10)
                                         
十月份候鳥的數目相對較少,因為十一月才是第二輪候鳥大型遷徙的時候,小弟有幸在14年近距離遇上罕有的硫黃鵐,這時其他鵐類、燕雀、黃雀等都會雙計出現,還有赤腹鷹、紫壽帶、鶲鶯和不同的鶲類,運氣好時,只有三小時在島上搜尋是絕對是不夠用的。
白腹藍姬鶲(2015/11)

很多鳥友會在十二月上島找尋仙鶲,和看看不同的鶇科雀鳥。隨着黑卷尾和紅尾伯勞都離開,蒲台島在一月份慢慢變得沉寂。
棕腹大仙鶲女(2015/12)
                                        
喜歡來蒲台島是因爲這裏的觀鳥位置範圍不大,鳥點很集中,如果有候鳥到達,找到它們的機會很大。如果沒有,也可以在士多嘆一個紫菜餐旦麺,邊坐邊等待意外驚喜。

以下是幾個必到的觀鳥地點,在碼頭邊的特大榕樹(A),就是第一個鳥點,灰紋鶲、北灰鶲常在樹上迎賓。天氣好時,紫壽帶、壽帶喜歡在樹上捉蚊捉蜻蜓,小型猛禽赤腹鷹也常在樹上休息,2014年有鳥友在這樹發現香港首次記錄的粉紅山椒鳥。
碼頭邊大榕樹

離開碼頭轉左沿著海邊行到第一個分叉路轉右上樓梯,會發現有一間荒廢了的學校,其實只是兩橦很簡陋的建築物,這裡包圍着高樹(B),這兒是第二個鳥點,我曾經在這裡發現長尾紫壽帶、灰山椒和鶲鶯,紫嘯鶇常在位置較高的學校小屋附近䅃巢。


如果離開碼頭時直行上樓梯會到達坤記士多,士多前樓梯兩邊的樹常常有好東西出現,我很多時在這裏守候(C),去年我就在這裏拍到小仙鶲、棕腹仙鶲、白腹藍姫鶲和方尾鶲等...也有鳥友在這裏見過綠背姬鶲和黃腹花蜜鳥等少見品種,而坤記士多(D)是一個很好坐定定休息被雨被太陽的地方,三寶鳥和黑卷尾時常在頭頂飛來飛去。

三寶鳥(2014/9)
                                         
坤記士多右面是一個生滿雜草的足球場(E),鵐科的雀鳥很喜歡在這裏吃植物種子和小昆蟲,小鵐、灰頭鵐、栗鵐是常見的。
坤記士多

向坤記士多左面一直行會經過一些很多藤蔓的地方(F),這是典型鶲科雀鳥喜愛的地方,紅喉姫鶲和鴝姬鶲也曾在這裏出現。再上山是一個小水塘(G),我每次行這段路都渴望遇到難得一見的仙八色鶇,我相信這裡是全香港發現仙八色鶇次數最多的地方。
鴝姬鶲(2015/10)

碼頭區的主要鳥點已經差不多説完了,只要從碼頭左邊沿海邊行500公尺左右就會來到另一邊,是蒲台島唯一的海鮮酒家,這裡面對一個沙灘(H),很多過境鴴科和鷸科的水鳥常停留這裏,酒家對入有一個公廁、公廁對面(I)常有翠鳥出沒,普通翠鳥是常客、白胸翠鳥和藍翡翠也常常有記錄。
海鮮酒家

廁所再入是直升機場,直升機場周圍就是一個不時有驚喜的觀鳥點(J),較前的矮樹是不同種類的鵐常出沒的位置,這裏的鵐比碼頭那邊的足球場更多,14年我就是在這裏看見硫黄鵐,黃喉鵐也在這兒出現過。較深入的高樹和藤蔓會有鶲和鶇,去年一隻很漂亮的雄性橙胸姫鶲就在直升機場靠左的藤蔓逗留了兩天。
直升機場

直升機場靠右有小路再入有小溪流(K),這裏常有猛禽,如鳯頭鷹和貓頭鷹捕食小鳥的痕跡。但行這小路要特別小心,很容易會差錯腳跌落水氹,小溪流附近別有洞天,有紫壽帶出現的記錄,可是我也曾在這裏發現一條十多尺長的大蟒蛇。
蟒蛇(2015/10)

從海鮮酒家沿海再直行是村公所,這邊有樓梯上小樹林,其他鳥友説這兒是壽帶台(L),顧名思義這裡曾經有壽帶出現,我也在這個位置遇到過黃眉姬鶲、純色鶲鶯和鱗頭樹鶯,香港首個飯島柳鶯記錄也是在這兒。
村公所

還有,來蒲台島觀鳥一定要常常望向天,因為很多大小稀有的猛禽也有可能經過此島,來回地在天上盤旋,我曾見過灰面狂鷹、雀鷹、魚鷹、燕隼等......另外一個要留意的地方就是靠海邊的岩石,你會發現岩鷺、綠鷺、藍磯鶇的蹤影。
藍磯鶇女(2015/12)

小弟希望這編短文能提高你們對蒲台島觀鳥的認識和興趣,不用等了,坐言起行,明天就出發上島,一同找尋新雀鳥品種,祝你們鳥運亨通。

p.s : 特別鳴謝資深的觀鳥達人, Mr. Geoff Welch(蒲台島主) 分享地圖

2016年6月15日星期三

蒲台鳥是我最喜愛的觀鳥樂園

蒲台島是香港最南端的一個小島,地質以花崗岩為主,因為經歷長期的風化,這裏有很多狀貌各異的奇怪岩石。全島面積大約3.7平方公里,最高點有247公尺。由於島上怪石多,南面海邊一望無際,風景十分美麗,所以平日吸引不少遊人來到郊遊。

小仙鶲(Small Niltava) 2015 Dec

                                         
但對於我這個觀鳥者來說,來蒲台島不只是為了奇石靚景,更令人着迷的是在這裏時常可以看到不同種類的稀有雀鳥,因為這裏是一個神奇的候鳥天堂。

紫壽帶(Japanese paradise flycatcher) 2015 Apr

由香港到菲律賓之間只有開放的海面,蒲台島是其中一個鳥類能登陸補給的地方,也是飛越南中國海的候鳥一個停留的據點。候鳥經過長途跋涉到達島上的時候通常已經筋疲力盡,牠們忙於找尋食物為飛往下一站作儲備,所以剛剛來到島上的候鳥往往對人類的警覺性不高,觀鳥者有時可以近距離看到牠們,甚至拍到很好的照片。

硫黄鵐(Japanese Yellow Bunting) 2014 Nov

每年9月到12月、3月尾到5月都是候鳥遷徙的高峰期,這時我會來到這裏碰碰運氣。候鳥在島上停留的時間不會太長,快的一天就飛走、也有些鳥㮔會停留一頭半個月。現時,在蒲台島或附近海面的有記錄雀鳥品種已超過300種, 佔全香港數字大約六成,而每年這裏都會有新品種發現。所以我每次來到蒲台,都會抱着一種尋寶的心態,期望可以找到新發現的稀有品種,可是這裏的留鳥甚少,如果不是在候鳥的遷徙季節來到這裏,你可能連一隻普通雀也找不到,這就是蒲台島觀鳥的獨特性和令人興奮之處。
鴉咀卷尾(Crow-billed Drongo) 2014 Sep

因為假日的遊人較多,我喜歡平日到蒲台島觀鳥,逢星期二和四都有渡輪從香港仔出發,早上10時開船,大約一小時的船程不會沉悶,觀鳥就在船上開始,經過香港仔避風塘時有機會看見白胸翠鳥、岩鷺和藍磯鶇,今年春天我還有幸見到一隻迷途的稀有雀紅喉潛鳥就在停泊在内港的遊艇中穿梭。

紅喉潛鳥(Red-Throated Loon) 2016 Apr

當渡輪航行約15分鐘就到銀洲附近,這裏不時可以看見白腹海鵰在天上盤旋。後半程船已經離開了內港,風浪較大,但這時才是觀看海鳥的最佳時機,觀鳥者會手持望遠鏡加上相機正處於戒備狀態,期待南面水域可能出現過境的海鷗和猛禽。
在未到浦台島前10分鐘,渡輪會經過螺洲白排(Castle Rock),這是一塊約100米x60米突出海面的岩石,每年4-5月都會有過百隻燕鷗在這岩石上停留和覓食,十分壯觀。這時接近蒲台島碼頭了,觀鳥者準備好三小時在島上的尋雀遊戲,因為下午二時就準時開船返回香港仔碼頭。如果錯過這班渡輪,就要留在島上過夜。
純色尾鶲鶯(Plain-tailed warbler) 2015 Nov

待續......
下一篇文章我會介紹蒲台島上的觀鳥位置和不同月份可以看到的鳥種。

2016年6月4日星期六

夏日炎炎, 大帽山真是一個很舒服的觀鳥地方!

每年5月到6月,香港的天氣開始炎熱,,大部份冬候鳥已經飛回北方,林鳥的繁殖季節也近尾聲,如果走入香港的林地,如大埔滘或九龍山,通常只能聽到鳥叫聲和蟲叫聲,比較難看到鳥兒的真身,觀鳥的難度比較大,這時除了到海邊觀看過境海鷗外,大帽山應該是賞鳥的最佳地方了。
大帽山的觀鳥位置都在海拔700米以上,跟據計算温度的方程式(每高1000米低6度),這裏的温度比市區大約低4至5度,加上山上風勢較大,所以入夏時到大帽山郊遊會是十分涼快,沿途風景優美,視野廣濶,有居高林下的感覺。
大帽山上沒有濃密的次生樹林,這裏的山坡較乾燥,長滿了灌叢和蕨,是找尋猛禽的理想地方。這裏棲息着一些高山鳥種,例如大草鶯、棕頭鴉雀和鷓鴣等等......可是近年有些團體在這裏開始種楠樹,楠樹的生命力強而覆蓋率高使草坡的面積愈來愈少。一些高山鳥種因為沒有理想的生境而絕跡,近幾年已經沒有聽見矛紋草鶥(Chinese Babax)的踪影,這可能是錯誤植樹的一個例子。樹林多不等於生態多,平衡生態才是最重要,有時可能小規模的山火也不是壞事,這可以令草本植物重生,孕育新生態。
現在介紹大帽山可以見到的高山鳥種。我在今年5月23日和24日連續兩個下午在這裹觀鳥,氣温大約攝氏24至25度,吹微風,能見度高,間中有霧,十分舒服。



23號那天,我大約中午12時上山,在山頂停車位下車的位置大约高700米,這裏已經可以聽到強腳樹鶯在唱歌,但很難才能見到,再上山行一會,在遠處的草坡聽到中華鷓鴣的叫聲。這時就在馬路右面一個小樹林看見兩隻金頭蓬葉鶯。這種鳥通常在很高的樹叢内躲藏,我可以在水平直接看到牠甚是難得,所以第一時間把牠拍下。


再向上行,在石柱位右面小路行到一個大草坡,這裏大約高830米,我躲在小樹後面等着目標鳥:棕頭鴉雀和大草鶯。不到15分鍾,就看到近處的草坡有一羣棕頭鴉雀正在覓食,十分嘈吵,他們的動作很快,很少停留,有成鳥也有幼鳥。




就在我忙於按動相機shutter的同時,一隻長尾和發出獨特叫聲的小鳥在另一邊草地迅速飛過,就是大草鶯,我一直等了牠來回飛過3至4次才能拍下一張遠遠的記綠照。



這時我又被鷓鴣的叫聲吸引着,我隨着叫聲的方向行到去另一個山頭,等了一會,終於在山丘的小石上看見牠,數秒的互望後牠就消失了。



    就在同一個位置,我發現同在高山才出現的理氏鷚(Richard's Pipit)。





之後我馒馒地行上山頂(900米以上),不停地聽到強腳樹鶯的叫聲,這時應該是牠們的繁殖期,所以非常活躍和叫聲特別悦耳。沿路也遇到棕頸鈎咀鶥和紅咀相思鳥。 我大約四時回程,下山時來到高石柱的位置時突然聽到兩聲很清脆的"Da Da" 聲,是高山短翅鶯(Russet Bush Warbler)呀,我一直追踪牠直到看到牠的背部羽毛,但是可借始終不能拍下牠。 我繼續沿路回到停車位,拍下強腳樹鶯,懷着滿足的心情離去。

值得一提,我在尋找鷓鴣的時候看見一隻赤麂(Red Muntjac)在草地跑動,牠的呔叫聲和狗一樣,十分有趣。


記住,如果想在炎炎夏日找一個地方觀鳥,大帽山是一個很好很好的選擇。



2016年6月1日星期三

觀鳥導賞 Birding Tour


如果有興趣跟我去觀鳥,可以直接用電郵聯絡我,電郵地址是niltava1021@gmail.com

香港彈丸之地,面積只有1100多平方公里,卻擁有580多種野生雀鳥記錄,其中不乏瀕危和稀有過境物種,實在是非常難得。 

每年八月尾到五月是香港最佳的觀鳥月份,不同月份有機會遇到不同的雀鳥。其中瀕危物種黑臉琵鷺(Black-faced Spoonbill)和極度瀕危物種黃胸鵐(Yellow-breasted Bunting)都是每年必到訪的過境雀鳥。 

 
 黃胸鵐(Yellow-breasted Bunting)
 黑臉琵鷺(Black-faced Spoonbill)

也有色彩繽紛的林鳥,運氣好時有機會遇到紫綬帶(Black paradise Flycatcher)和小仙鶲(Small Niltava)。 

 紫綬帶(Black paradise Flycatcher)
小仙鶲(Small Niltava)

主要觀鳥地點包括塱原濕地,米埔/新界北魚塘和大埔滘,也可以因應當時鳥況、個別要求到其他不同的鳥點,例如蒲台島、何文田、白沙澳等…… 

每次最多四人,可考慮半日或一日行程,本人可以為你度身訂造最適合的觀鳥行程,收費包括專車接送,不包括公共交通和早午餐,我會在電郵交代收費詳情。 

************************************************************

If you are interested in bird watching with me, you can contact me directly by email. The email address is niltava1021@gmail.com

Hong Kong is a tiny place with an area of ​​just over 1,100 square kilometers, but it has more than 580 species of wild birds recorded, including many endangered and rare transit species.

The best months for bird watching in Hong Kong are from the end of August to May every year. You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encounter different birds in different months. Among them, the endangered Black-faced Spoonbill and the critically endangered Yellow-breasted Bunting are the passing birds that must visit every year.

There are also colorful forest birds. If you are lucky, you may encounter Black Paradise Flycatcher and Small Niltava.

The main bird watching locations include Long Valley, Mai Po/New Territories North fish ponds and Tai Po Kau. You can also go to other different birding spots according to the prevailing bird conditions and individual requirements, such as Po Toi Island, Ho Man Tin, Pak Sha O, etc...

A maximum of four people at a time can consider a half-day or one-day itinerary. I can tailor the most suitable bird watching itinerary for you. The pricing include private car transfers, excluding public transportation and brunch. I will provide details of the pricing via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