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9日星期日

認識香港的涉禽

涉禽又稱水鳥,往往指的是長腳的涉水鳥類,主要是鴴和鷸,不包括那些海邊有蹼的海鳥。我以前對涉禽的興趣不大,因為我覺得的顏色不夠鮮艷,又難辨認,一直疑惑為什麼有些鳥友可以在米浦鳥屋逗留一整天去看鴴鷸?直到今年四月我參加了香港觀鳥會的涉禽班,得到兩位導師Jinpan和肥蘇專業和有熱誠的指導,使我獲益良多,我開始喜歡觀察牠們的行為、特性,現在我對牠們的看法改觀了,從萬隻鴴鷸中能找到特別品種的滿足感真是多大啊!


這課程包括兩次戶外考察,我就嘗試把我學到見到的分享給大家。
記得當日在去米埔途中的魚塘旁,最早吸引我的不是涉禽,而是一隻顏色鮮艷的虎紋鸚鵡和一隻很有帥氣的白頸鴉,就是這次考察的序幕。

虎紋鸚鵡

白頸鴉

集合後,我們一行廿人就一起步往米埔浮橋觀鳥屋觀賞和辨認鴴鷸。

先介紹一些小型濱鷸,他們身長14-18cm,在這個季節,最容易發現又成羣出現的是紅頸濱鷸。
紅頸濱鷸

在這羣紅頸濱鷸當中,見到有幾隻特別金黃色,腳和腳趾都是黃綠色的,就是長趾濱鷸。
長趾濱鷸

第一天考察碰啱下雨,鴴鷸逗留在鳥屋旁的時間較長,我們幸運地在近距離遇上兩隻稀有的小濱鷸,牠們的羽毛偏橙色和喉較白,十分搶眼。
小濱鷸

同時我們一直在找尋的是最極度瀕危的勺咀鷸,匙羹的嘴型最容易辨認,全球數目由數年前的幾千隻急降到現時只剩下500隻以下,戶外考察的前一天曽有一隻到訪,可惜我們沒有緣份碰上,希望以後還有機會。
小型濱鷸還有青腳濱鷸,多在一,二月經香港過境,由於遷徙時間已過,這次考察見不到牠們。

中型鴴鷸的身長18-23cm, 最聯群結檔的是彎咀濱鷸,在繁殖期,牠們頸、胸、腹都是磚紅色,黑咀向下彎。
彎咀濱鷸

他們的數量很多,在羣雀中會夾雜其他品種,有比較細少又有西瓜紋頭頂的濶咀鷸,有咀較短又有白眼圈的尖尾濱鷸,有灰白色羽毛和腹部白色而乾淨的三趾濱鷸,也有數量很多,長咀向上彎的翹咀鷸。

濶咀鷸(photo by Philip)
尖尾濱鷸
三趾濱鷸(photo by Wong Yung)
翹咀鷸

戶外考察那天我還看到三隻較為難遇見的翻石鷸,牠們胸部有黑白斑,背部白紅棕色,算是色彩最鮮艷的一種鴴鷸。
翻石鷸

鐵咀沙鴴和蒙古沙鴴也有在雀羣中出現,鐡咀沙鴴的咀較長和顏色較有光澤。

鐵咀沙鴴
蒙古沙鴴

大型濱鷸身長在25cm已上,有腹部看似較污糟的大濱鷸和腹部純紅色的紅腹濱鷸。

大濱鷸
紅腹濱鷸

以下幾種都是再大型的涉禽,共通點都是擁有長長的嘴。黑尾塍鷸和斑尾塍鷸的咀都是長而幼,咀基粉紅色,其中斑尾塍鷸的咀微向上灣。半蹼鷸體型較小,咀粗而直和全黑色,牠們覓食時動作很大很用力。
黑尾塍鷸
斑尾塍鷸
半蹼鷸
比較黑尾塍鷸和半蹼鷸的不同

考察當天我首次見到幾隻紅腰杓鷸,牠們的咀可能是涉禽中最長的。

紅腰杓鷸(1)
紅腰杓鷸(2)

和牠們相似的還有白腰杓鷸和中杓鷸。

白腰杓鷸
中杓鷸

其實考察前兩天還有很少香港過境記錄的小杓鷸來臨米埔,可惜我又和牠緣慳一面。

其他較不常見的涉禽還有鶴鷸和小青腳鷸,我在一羣青腳鷸中還發現一隻稀有的黃咀白鷺,還看見數隻白琵鷺。
鶴鷸
小青腳鷸(右)
黃咀白鷺
白琵鷺

隨了在米埔,我近期坐船往返蒲台島也特別留意候鳥的遷徙,四月份是牠們遷徙的高峰期,我的收穫也不錯,牠們常沿着香港南邊的水域往北方飛行。

一羣中杓鷸一字型飛行中,很壯觀啊!
八隻翻石鷸在遷徙中

紅頸瓣蹼鷸在海上休息

因為環境的變化,涉禽棲息地越來越少,大部份能在香港見到的涉禽都是瀕危品種,我們要好好珍惜現在能見到的,將來可能沒有這個機會了。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