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7日星期五

2021我的冬季觀鳥記錄 - 鴛鴦(Mandarin Duck)雄成鳥迎聖誕

12月頭,很多冬候鳥來了,牠們和大部份秋季過境鳥不同,牠們的逗留時間會比較長,有一些甚至在香港過冬,一直留到明年。所以如果去一次見不到,通常還有第二、三次機會。這個月我碰上幾隻較為少見的冬候鳥,其中近期觀鳥界最熱話的是錦田河一隻顏色非常美麗的鴛鴦(Mandarin Duck)雄成鳥,每天吸引着過百人去觀賞。我幾年前曾經在城門河見過一隻鴛鴦雌鳥,今次見到雄成鳥,終於儲夠一對。

鴛鴦(Mandarin Duck)雄成鳥
錦田河口在每年這個時候都容易見到灰頭麥雞(Grey-headed  Lapwing),在不能去塱原的時候,來這裏看牠們最好,當天最少有5隻。

灰頭麥雞(Grey-headed  Lapwing)
以水溪作為生境的冬候鳥不多,其中紅尾水鴝(Plumbeous Redstart)應該是最具代表性的,雖然牠們過境的數量不多,但每年冬季都會在香港不同的溪流或渠口位有記錄。

紅尾水鴝(Plumbeous Redstart) male
看水鴝時遇到兩隻白腰草鷸(Green Sandpiper),可能因為牠們的外表比較普通,所以我平時較少留意,今次是我的首個記錄。

白腰草鷸(Green Sandpiper)
12月我有另外一個個人新記錄,牠是在米埔的翹鼻麻鴨(Common Shelduck) ,資深鳥友説20年前牠們的數目眾多,冬季去米埔必見。可是近年卻接近零記錄,所以可以拍攝到牠是十分難得的,希望以後還有機會。

翹鼻麻鴨(Common Shelduck)
同一日在隔離的魚塘看到大約30隻中華斑咀鴨(Chinese Spot-billed Duck)在一起,是我觀鳥以來見過最大群的。

中華斑咀鴨(Chinese Spot-billed Duck)

離開米埔時,遇到兩隻非常乖的灰頭鵐(Black-faced Bunting) ,不禁停下來和牠們拍一拍照。

灰頭鵐(Black-faced Bunting)
記得兩年前在嘉道理農場遇到橙胸姬鶲(Rufous-gorgeted Flycatcher),今年牠又回來了,跟兩年前的位置相同,今年這一隻胸口的橙色比較兩年前的鮮色和明顯,應該是雄成鳥,不知到會不會是同一隻呢?

橙胸姬鶲(Rufous-gorgeted Flycatcher)
農場內還看到幾隻非常活躍的黑短腳鵯(Black Bulbul)。

黑短腳鵯(Black Bulbul)
12月頭我繼續有去蒲台島,但是總括今個初冬島上的鳥況真是很平淡,沒有發現喜出望外的鳥種,最好的過境鳥應該是這一隻較為罕見的赤腹鶇(Brown-headed Thrush)。

赤腹鶇(Brown-headed Thrush)
在蒲台島,如果大家喜歡銅藍鶲(Verditer Flycatcher),可以留意坤記士多左面上水塘小路中的大樹,我常常在這裏見到牠,這一隻雄鳥也是在這位置發現的。

銅藍鶲(Verditer Flycatcher)
金頭縫葉鶯(Mountain Tailorbird)在香港的林區常見,絕大部份都是留鳥,可是近幾年常常發現在蒲台島有少數過境的記錄,牠們喜歡不停地唱歌。

金頭縫葉鶯(Mountain Tailorbird)
幾隻剛剛到步的絲光椋鳥(Red-billed Starlings)正飢餓地在水溪旁覓食,我目送牠們吃飽後就直接飛出海繼續牠們的遷徙旅程,再也不見了。

絲光椋鳥(Red-billed Starlings)
這一隻黑枕王鶲(Black-naped Monarch)已經在蒲台島逗留接近一個月了,看似牠會在島上過冬。

黑枕王鶲(Black-naped Monarch)
因為蒲台島鳥況不似預期,我由12月第二個星期開始就沒有再上島了,轉移陣地多去了我慣常去的西貢觀鳥點,今季這兒鳥況出奇的好。其中有我今季第二次遇到的棕面鶲鶯(Rufous-faced Warbler),這兒有兩至三隻,今年棕面鶲鶯算是大豐收,不同位置都有牠們的行蹤,而我每次聽到牠們清脆的叫聲都會非常雀躍。

棕面鶲鶯(Rufous-faced Warbler)
我相信每一個鳥友的觀鳥記錄中,總有一些品種是只有眼球記錄,卻未能拍下相片。而我最難忘的當然是今年春季看到的赤翡翠(Ruddy Kingfisher),其他還有丘鷸(Woodcock)和栗葦鳽(Cinnamon Bittern)等…另一隻是香港很稀有的山藍仙鶲(Hill Blue Flycatcher),牠們天生警覺性高,喜歡躲藏。雖然幾年前曾經在何文田近距離拍攝過牠,那一隻出奇的親民,應該不是野生的,所以不計數。兩年前我在大埔滘也看過一隻,又因為太躲藏而拍不到照。我直至近日才能在西貢拍到這一張山藍仙鶲的記錄照。

山藍仙鶲(Hill Blue Flycatcher)
有白色眼圈、螢光綠色的鶲鶯是香港冬季林鳥中最奇妙又令人嚮往的,白眶鶲鶯(White-spectacled Warbler)算是最容易見到的,其次是淡尾鶲鶯(Alstrom’s Warbler),這兩種鶲鶯在我之前的網誌中已經介紹過了,以下是更難見的比氏鶲鶯(Bianchi’s Warbler),分辨牠們是要看眼圈完整性、色澤、翼斑、灰冠紋理和叫聲,這是屬於觀鳥深造班的技巧。

比氏鶲鶯(Bianchi’s Warbler) Bird 1
我在相距大約100米的位置分別看到兩隻,其中一隻叫聲是吻合比氏鶲鶯,另外一隻沒有叫,相信也是比氏鶲鶯。

比氏鶲鶯(Bianchi’s Warbler) Bird 2
我總共4次的西貢半日觀鳥遊還遇到很多雀鳥,其中有這一隻可愛的小仙鶲(Small Niltava)雌鳥,

小仙鶲(Small Niltava)雌鳥
有鳥浪中的飛天檸檬 - 黑眉柳鶯(Sulphur Breasted Warbler),

黑眉柳鶯(Sulphur Breasted Warbler)

喜歡重複地來回同一條樹枝的小香蕉 - 方尾鶲(Grey-headed Canary Flycatcher),

方尾鶲(Grey-headed Canary Flycatcher)
喜歡在樹幹上行路的華南冠紋柳鶯(Hartert’s leaf Warbler - Fokiensis),

華南冠紋柳鶯(Hartert’s leaf Warbler - Fokiensis)

西貢特別容易找到的紅脇相思鳥(Chestnut-flanked White eye),

紅脇相思鳥(Chestnut-flanked White eye)
香港越來越多的斑姫啄木鳥(Speckled Piculet),

斑姫啄木鳥(Speckled Piculet)
時尚髮型的白腹鳯鶥(White-bellied Yuhina),

白腹鳯鶥(White-bellied Yuhina)
每一個香港林區總有一隻的銅藍鶲(Verditer Flycatcher),

銅藍鶲(Verditer Flycatcher)
歌聲悅耳的橙腹葉鵯(Orange-bellied leaf Bird)雌鳥,

橙腹葉鵯(Orange-bellied leaf Bird)雌鳥
體型很少又喜歡唱高音的一對紅胸啄花鳥(Fire-breasted Flowerpecker),

紅胸啄花鳥(Fire-breasted Flowerpecker)
鳥浪中體型最大的暗灰鵑鵙(Black-winged Cuckooshrike),

暗灰鵑鵙(Black-winged Cuckooshrike)
還有我今年看到的第一隻黑枕王鶲(Black-naped Monarch)雄鳥,不過卻攝影失敗,勉強用一些想像力可以看到牠頭頂的黑色帽。

黑枕王鶲(Black-naped Monarch)雄鳥
最後,我賣了我不太啱用的Sony A9, 為了比較熟悉的介面(似Nikon),更方便拍影片和跟Sony旗艦機A1一樣有的鳥眼對焦,所以換了新Sony A7iv,用舊有的200600鏡頭試了機,果然鳥眼對焦好得,對焦快又命中率高,所以我以後去影高速飛鳥可以用多些SonyA7iv,相信比Nikon好,但是在雜亂環境影林鳥還是用Nikon較好,以下是用A7iv 拍攝高速迎面飛來的白腹海鵰(White-bellied Sea Eagle),30張連拍相片中28張對焦準確,表現很好。

Sony A7iv鳥眼對焦
白腹海鵰(White-bellied Sea Eagle)
這是我本年度最後一期的網誌,祝大家聖誕快樂,新一年鳥運更好。

7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