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3日星期日

2025我的秋季觀鳥紀錄 - 白尾鷂(Hen Harrier)


11月頭開始過境的猛禽總數量慢慢下跌,但仍然有機會看到個別不同品種的猛禽到步,近期就有兩種很少見的猛禽在新界北出沒,分別是白尾鷂(Hen Harrier)和栗鳶(Brahminy Kite),都是我暫時在香港未記錄的品種。


Osprey Tower Hide from Mai Po(Good for watching raptors)


上星期去了兩次米埔,幸運地遇到其中一種,是白尾鷂(Hen Harrier)。


白尾鷂(Hen Harrier) - MP

2018年尾才有第一個白尾鷂來港的紀錄,接着都有幾個紀錄,近年發現的都是幼鳥,希望今季牠和栗鳶都會留下來過冬。


白尾鷂(Hen Harrier) - MP
白尾鷂(Hen Harrier) - LMC

在米埔遇到我今季首見的烏鵰(Greater-spotted Eagle),


烏鵰(Greater-spotted Eagle) - MP


牠們喜歡在米埔、甩州和落馬洲一帶活動。


烏鵰(Greater-spotted Eagle) - LMC


近期較常見的過境猛禽有普通鵟(Eastern Buzzard)和白腹鷂(Eastern Marsh Harrier)。


普通鵟(Eastern Buzzard)
白腹鷂(Eastern Marsh Harrier)

除了猛禽,鳯頭麥雞(Northern Lapwing)和紫翅椋鳥(Common Starling)的數量多了,其中一天在基圍同時間看到7隻鳯頭麥雞在一起及3隻紫翅椋鳥。


鳯頭麥雞(Northern Lapwing)
紫翅椋鳥(Common Starling)


另外也遇到一群中華班嘴鴨(Chinese Spot-billed Duck),


中華班嘴鴨(Chinese Spot-billed Duck)


也有外型很優美的水雉(Pheasant-tailed Janaca),


水雉(Pheasant-tailed Janaca)


在米埔間中會遇到黃色嘴的八哥,是林八哥(Great Myna),


林八哥(Great Myna)


米埔通常較難遇到鶲類,難得看到一隻紅喉姫鶲(Taiga Flycatcher),


紅喉姫鶲(Taiga Flycatcher)


記得去年一大群東方白鸛(Oriental Stork)留在新界北過冬,今年暫時只遇到一隻,不過可喜是近年這種巨型水鳥穩定地都有來港紀錄。


東方白鸛(Oriental Stork)

蒼鷺(Grey Heron)是很常見的巨型鷺鳥,見這一個個體英姿凜凜,不期然也為牠拍一張照片。


蒼鷺(Grey Heron)


近期重點是找不同的鵐類,今個月曾經在𡏅原出現過香港首見的稀樹草鵐(Savannah Sparrow)和稀有的紅頸葦鵐(Japanese Reed Bunting),收到消息後我有立刻去找尋,但只能看到飛行中的紅頸葦鵐,拍不到照片。


蒲台島雖然今季鳥況不及以前,但看鵐類還是不錯的,其中最好的是看到我幾年沒有見的黃喉鵐(Yellow-throated Bunting),最初是看到牠剛剛在水溪洗完澡的模樣。


黃喉鵐(Yellow-throated Bunting)


及後在附近的小山坡上再找到牠,這是一隻雌鳥。


黃喉鵐(Yellow-throated Bunting)

近年田鵐(Rustic Bunting)的數量越來越多,每年11月中都可以在不同鳥點找到牠們。


田鵐(Rustic Bunting)

我覺得蒲台島是最易看到黃眉鵐(Yellow-browed Bunting)的地方,以下是兩隻不同個體。


黃眉鵐(Yellow-browed Bunting) 1
黃眉鵐(Yellow-browed Bunting) 2

島上較多的鵐類還有灰頭鵐(Black-faced Bunting)和小鵐(Little Bunting),


灰頭鵐(Black-faced Bunting)
小鵐(Little Bunting)

及較為少在蒲台島出現的黃胸鵐(Yellow-breasted Bunting)。


黃胸鵐(Yellow-breasted Bunting)


今個月還有在豐樂圍和𡏅原分別看到較為大隻的黑頭鵐(Black-headed Bunting)。


黑頭鵐(Black-headed Bunting) - FLW
黑頭鵐(Black-headed Bunting) - LV

今季栗鵐(Chestnut Bunting)都算多,以下兩隻分別是雄鳥和雌鳥。


栗鵐(Chestnut Bunting) male
栗鵐(Chestnut Bunting) female

栗耳鵐(Chestnut-eared Bunting)也算多,在𡏅原最容易找到牠們。


栗耳鵐(Chestnut-eared Bunting)


這個11月鶲類出現率相對少,我暫時只看到在蒲台島的白腹藍鶲(Blue and White Flycatcher)、黃眉姫鶲(Narcissus Flycatcher)和鴝姬鶲Mugimaki Flycatcher)。


白腹藍鶲(Blue and White Flycatcher)
黃眉姫鶲(Narcissus Flycatcher)
鴝姬鶲Mugimaki Flycatcher)

另外我很久沒有行仁義路,在一個鳥浪中看到銅藍鶲(Verditer Flycatcher)雄鳥。


銅藍鶲(Verditer Flycatcher)


兩種代表深秋已到的小鳥都出現了,分別是北紅尾鴝(Duarian Redstart)和紅脇藍尾鴝(Red-flanked Bluetail)。


北紅尾鴝(Duarian Redstart)
紅脇藍尾鴝(Red-flanked Bluetail)

山斑鳩(Oriental Turtle Dove)和烏灰鶫(Japanese Thrush)也到了,代表天氣已經轉涼。


山斑鳩(Oriental Turtle Dove)
烏灰鶫(Japanese Thrush)

何文田這個神奇鳥點今個月又有驚喜,記得去年10月在蒲台島出現香港第3隻的赤頸鶇(Red-throated Thrush)成為一時佳話,估不到那麼快我就看到香港第4隻赤頸鶇。


赤頸鶇(Red-throated Thrush)

還有稀有過境的東方角鶚(Oriental Scops Owl)。


東方角鶚(Oriental Scops Owl)

11月尾開始我的重點是找尋顏色鮮艷的林鳥,就以以下這一隻蒲台島的冠紋柳鶯(Hartert’s Leaf Warbler)作為序幕。


冠紋柳鶯(Hartert’s Leaf Warbler - goodsoni)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