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日星期四

2025我的秋季觀鳥紀錄(2):打風帶來大量紅頸反蹼鷸


今季我九月尾才開始去看水鳥和田鳥,集中去米埔和塱原。


當大水漲時,很多鴴鷸從後海灣飛入基圍,當中米埔的8號觀鳥屋是一個很不錯看鴴鷸的位置,雖然現時鳥屋前的雜草頗高遮擋着一些觀賞角度,但是這裏的鴴鷸通常比較集中,觀察距離也近,以下都是8號觀鳥屋的收穫。


白腰杓鷸(Eurasian Curlew)
半蹼鷸(Asian Dowitcher)
大濱鷸(Great Knot)
蒙古沙鴴(Lesser Sand Plover)
紅腳鷸(Commom Redshank)

流蘇鷸(Ruff)屬於稀有秋季過境涉禽,近期在塱原和米埔都有記錄,這就是在米埔另外一個魚塘遠遠的記錄,這是幼鳥。


流蘇鷸(Ruff)


九月尾遇到幾隻栗喉蜂虎(Blue-tailed Bee Eater),牠們在遷徙旅程中喜歡在新界北或米埔的禿樹上休息,遇上牠們代表當天的鳥運很不錯。


栗喉蜂虎(Blue-tailed Bee Eater)

追逐飛行中的蜂虎時,一隻八聲杜鵑(Plaintive Cuckoo)也來趁熱鬧。


八聲杜鵑(Plaintive Cuckoo)


在米埔還拍攝到中杓鷸(Whimbrel)和扇尾沙錐(Common Snipe)。


中杓鷸(Whimbrel)
扇尾沙錐(Common Snipe)

大沙錐(Swinhoe’s Snipe)和針尾沙錐(Pin-tailed Snipe)比扇尾沙錐(Common Snipe)難見,牠兩的咀都比扇尾沙錐略短,頭形較方,是主要的分辨方法。但若要分辨大沙錐(Swinhoe’s Snipe)和針尾沙錐(Pin-tailed Snipe)就十分困難,這是在塱原其中一隻的飛行紀錄。


大沙錐(Swinhoe’s Snipe) or 針尾沙錐(Pin-tailed Snipe)

超強颱風樺加沙帶來的破壞沒有山竹的厲害,但是它把數十隻可愛的紅頸反蹼鷸(Red-necked Phalarope)送到塱原,這是我在魚塘看到數目最多的一次。


紅頸反蹼鷸(Red-necked Phalarope)

大量紅頸反蹼鷸的魚塘上空還來了幾隻金腰燕(Red-rumped Swallow),


金腰燕(Red-rumped Swallow)


當中有一隻顏色較淡,是較少出現的崖沙燕(Sand Martin)。


崖沙燕(Sand Martin)

另一個魚塘來了單獨一隻白鷺,嘴尖黑色,是中白鷺(Intermediate Egret),牠的旁邊有一隻單獨的澤鷸(Marsh Sandpiper)。


中白鷺(Intermediate Egret)
澤鷸(Marsh Sandpiper)

松雀鷹(Besra)是塱原的常客,通常一早一晚牠會出來覓食。


松雀鷹(Besra)

近期蒲台島沒有什麼驚喜,只有黑枕黃鸝(Black-naped Oriole)是新來的季候鳥。


黑枕黃鸝(Black-naped Oriole)


其他都是這個月份在蒲台島的老朋友,包括


三寳鳥(Dollarbird)
冕柳鶯(Eastern Crowned Warbler)
極北柳鶯(Arctic Warbler)
烏鶲(Dark-sided Flycatcher)
北灰鶲(Asian Brown Flycatcher)
紅尾伯勞(Brown Shrike)

反而今季我每一次去甲龍都有一些新的收穫,一個早上遇到三隻紫綬帶(Black Paradise Flycatcher)是非常理想,分別是一隻公兩隻乸。


紫綬帶(Black Paradise Flycatcher) male
紫綬帶(Black Paradise Flycatcher) female 1
紫綬帶(Black Paradise Flycatcher) female 2


一個大型的鳥浪看到幾種過境的鶯類,包括再一次遇上顏色鮮艷的黑眉柳鶯(Sulphur-breasted Warbler),


黑眉柳鶯(Sulphur-breasted Warbler)

而這一隻可能是我今季第一隻冠紋柳鶯(Hartert’s Leaf Warbler),


冠紋柳鶯(Hartert’s Leaf Warbler)


也有冕柳鶯(Eastern Crowned Warbler),


冕柳鶯(Eastern Crowned Warbler)


另外,鳥浪中有我今季第一隻銅藍鶲(Verditer Flycatcher),


銅藍鶲(Verditer Flycatcher)


也有體型較大的暗灰鵑鵙(Black-winged Cuckooshrike),


暗灰鵑鵙(Black-winged Cuckooshrike)

來回甲龍的步道,很容易聽到金頭縫葉鶯(Mountain Tailorbird)的叫聲,但拍攝牠就相當困難。


金頭縫葉鶯(Mountain Tailorbird)


除了等待鳥浪,留意果樹也是找尋雀鳥的有效方法,這一棵果樹上吸引了一些較大型的雀鳥,包括綠翅短腳鵯(Mountain Bulbul)和栗背短腳鵯(Chestnut Bulbul)。


綠翅短腳鵯(Mountain Bulbul)
栗背短腳鵯(Chestnut Bulbul)

還有一對橙頭地鶇(Orange-headed Thrush),橙色較鮮艷背部灰色是雄鳥,橙色較暗及背部偏啡色的是雌鳥。


橙頭地鶇(Orange-headed Thrush) male
橙頭地鶇(Orange-headed Thrush) female

離開甲龍時行上樓梯返回荃錦公路,要請一隻大野豬讓路。




雖然以上甲龍的收穫很不錯,但我更開心是遇到以下這一條我幾年未見過的黒頭劍蛇(Chinese Mountain Snake),這是一條不常見日行的小蛇,比手指還要幼,非常可愛。


黒頭劍蛇(Chinese Mountain Snake)


九月尾我也去了一次夜行,又遇到很多綠色生物,包括大綠蛙(Green Cascade Frog),青竹蛇(Bamboo Pit Viper)和翠青蛇(Greater Green Snake)。


大綠蛙(Green Cascade Frog)
青竹蛇(Bamboo Pit Viper)
翠青蛇(Greater Green Snake)


週末又有颱風到,下星期吹東北風,相信是較多新雀到的時機。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