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去年尾塱原重開之後,這兒是我近一年看到最多個人新剔的觀鳥地方。10月頭一個早上去塱原觀鳥,上午九時已經超過30度,陽光充沛下,大部份雀鳥都躲起來,突然間遠看到一隻伯勞企在高枝上,我迅速拍下紀錄照,
紅背伯勞(Red-backed Shrike)
行近一點觀察又拍了幾張照片,這是一隻小型伯勞,由於看不到背部,當時認定這是塱原初冬偶見的牛頭伯勞(Bull-headed Shrike)。
紅背伯勞(Red-backed Shrike)
可惜再行近一點牠已經飛走了,及後再找不到牠的蹤影。因為太熱,當天我也很快便離開塱原,回到車上再認真看看照片,看到這一隻伯勞頭細嘴細,腹部的紋很明顯,很有可能是紅背伯勞(Red-backed Shrike),果然再問專家確認這真是2019年10月曾在塱原出現過的紅背伯勞幼鳥,這是我今季第一個個人新剔。
10月份我去了幾次塱原,除了一些上一個網誌已經介紹過的鳥種,還有以下收穫,包括我本季第一隻鵐,是栗耳鵐(Chestnut-eared Bunting),
栗耳鵐(Chestnut-eared Bunting)
一些鷚(Pipits)回來了,有理氏鷚(Richard’s Pipit)和紅喉鷚(Red-throated Pipit),
理氏鷚(Richard’s Pipit)
有棕扇尾鶯(Zitting Cisticola)和比較難見的北椋鳥(Duarian Starling),
棕扇尾鶯(Zitting Cisticola)
在一群小白腰雨燕(House Swift)當中,有兩隻體型較大,尾部開叉的白腰雨燕(Pacific Swift),
白腰雨燕(Pacific Swift)
我比較少在塱原看到紅腳鷸(Common Redshank),
紅腳鷸(Common Redshank)
另外也有一隻太平洋金斑鴴(Pacific Golden Plover),
太平洋金斑鴴(Pacific Golden Plover)
在十月中,黑喉石䳭(Siberian Stonechat)的數量很多,這是一隻飛行中的雄鳥。
黑喉石䳭(Siberian Stonechat)
近期比較容易在塱原看到的猛禽是日本松雀鷹(Japanese Sparrowhawk)。
日本松雀鷹(Japanese Sparrowhawk)
10月中我開始去大坳門和大嶺峒看過境猛禽,暫時看到的品種和數量都不算多,最多是燕隼(Eurasian Hobby),
燕隼(Eurasian Hobby) 1
也有松雀鷹(Besra)和魚鷹(Osprey),
松雀鷹(Besra)
麻鷹(Black Kite)和紅隼(Kestrel)正在追逐。
麻鷹(Black Kite)和紅隼(Kestrel)
從大坳門停車場行上大嶺峒大約需要30分鐘,這個山頂一望無際,海拔291公尺高。除了猛禽,我在山頂也有一些特別的收穫。
大嶺峒
山頂上容易看到白腰和小白腰雨燕,偶然也會有針尾雨燕出現,前兩天就幸運地遇到兩隻白喉針尾雨燕(White-throated Needletails)。
白喉針尾雨燕(White-throated Needletails)
更特別的,多在魚塘和大水渠出現的白腰草鷸(Green Sandpiper),估不到會在山頂飛過。
白腰草鷸(Green Sandpiper)
蒲台島仍然沒有驚喜,三寳鳥(Dollarbird)近三星期就是島上的守護神,常在碼頭附近接船。
三寳鳥(Dollarbird)
鶯的數量多了,有淡腳柳鶯(Pale-legged Leaf Warbler)和新到的雙斑綠柳鶯(Two-barred Warbler),
淡腳柳鶯(Pale-legged Leaf Warbler)
雙斑綠柳鶯(Two-barred Warbler)
灰紋鶲(Grey-streaked Flycatcher)的數量多了,紅尾伯勞(Brown Shrike)常在坤記士多附近。
灰紋鶲(Grey-streaked Flycatcher)
上星期新到的有綬帶(Amur Paradise Flycatcher)。
綬帶(Amur Paradise Flycatcher)
我今季第一次行大生圍,看到一隻香港很少見的達烏里寒鴉(Duarian Jackdaw),但看牠那特別的腳環相信這是逸鳥。
達烏里寒鴉(Duarian Jackdaw)
魚塘上也看到一些鬚浮鷗(Whiskered Tern)。
鬚浮鷗(Whiskered Tern)
近年10月份德福花園是市區的熱門鳥點,今年鳥種不及前兩年多,但小蝗鶯(Pallas grasshopper Warbler)仍然在。
小蝗鶯(Pallas grasshopper Warbler)
近年每年都有一種雞在這裏逗留,今年是德福首次發現的白喉斑秧雞(Slaty-legged Crake)。
白喉斑秧雞(Slaty-legged Crake)
10月頭夜行也有收穫,在大埔滘一晚遇到5條銀腳帶(Many banded Krait),全部都是屬於比較大條、顏色偏黃的個體。
銀腳帶(Many banded Krait) x3
其實每次在夜行中發現蛇都很興奮的,尤其是一些自己很想見的品種,包括以下兩條可愛的小蛇。
紫紗蛇(Mock Viper)
夜行收穫還有再一次看到不常見的濶摺蛙(Brown Wood Frog),及其他夜行生物。
濶摺蛙(Brown Wood Frog)
斑腿泛樹蛙(Brown Tree Frog)
大綠蛙(Green Cascade Frog)
香港南海溪蟹(Hong Kong South Sea Crab)
還有一些美麗的蛾。
天氣終於轉涼了,接着兩星期會是過境鳥的高峰期,我將會花多一點時間去看猛禽,希望大家也有好的收穫。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