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介紹的,對我來說是暫時這個春季最好的候鳥,是這一隻黃頭鶺鴒(Citrine Wagtail),難得的這是有繁殖羽的成鳥,在香港非常罕見。
牠喜歡在一些半乾濕田中覓食,自從塱原濕地封閉後,找到牠們機會減少了。
在牠附近有很多常見的黃鶺鴒(Yellow Wagtail),看看有什麼不同?
當天還遇到栗葦鳽(Cinnamon Bittern)和灰頭麥雞(Grey-headed Lapwing),兩隻都是給我嚇走的,一隻影到一隻影不到。
四月份每一次去蒲台島觀鳥,不用相約,必定遇到很多志同道合,皆因這正是春候鳥過境的高峰期,大家懷着同一個目標,探望老朋友和看看今季又有什麼稀客到訪?
果然,四月中來了一隻棕耳鵯(Brown-eared Bulbul),雖然牠不算什麼瀕危的品種,我曾經在沖繩也見到很多,但是牠在香港就很矜貴,是歷來第四個香港紀錄,也是第358個蒲台島的記錄。
牠喜歡企在開陽的高枝,體型比香港常見的紅耳鵯略為大,叫聲非常嘹亮。
棕耳鵯逗留了多於一星期,最近一次上島已找不到牠的蹤影了,不過當日在臨開船離開蒲台島前,卻看到另一個稀客剛剛到達,雖然距離非常遠,仍看到是一隻亞洲輝椋鳥(Asian Glossy Starling),不知牠會不會留低呢?
送走稀客後,看看來了什麼老朋友,有三寶鳥(Dollarbird),黑枕黃鸝(Black-naped Oriole),戴勝(Eurasian Hoopoe),暗灰鵑鵙(Black-winged cuckooshrike),灰紋鶲(Grey-Streaked Flycatcher)和北灰鶲(Asian Brown Flycatcher)。
上個月來了一群灰山椒(Ashy Minivet),今個月牠們的數量相對少了,不過在山椒群中發現最少兩隻體型較為瘦削的小灰山椒(Swinhoe’s Minivet)。以下相片又可以看看牠們有什麼不同呢!
今季的黃眉姬鶲(Narcissus Flycatcher)不停出現,走了一隻又來另外一隻,這一隻是蒲台島上的雄成鳥。
而以下是我上星期在何文田看到較為年輕的雄鳥,羽毛相對淺色。
在何文田還有看到黃眉姬鶲雌鳥和兩隻白眉鶇(Eye-browed Thrush)。
在蒲台島上,記得上個月看到壯觀的灰面鵟鷹(Grey-faced Buzzard)遷徙,今個月還可以看到寥寥可數的一兩隻。
今個月遷徙數量最多的猛禽是赤腹鷹(Chinese Sparrowhawk)。我目睹一行9隻在蒲台碼頭高高的上空過境。
也有一些留在島上作短暫停留。一個有趣的發現,當島上有很多赤腹鷹活躍的時候,小型的雀鳥好像全部消失了,牠們應該都躲藏起來避免成為獵物。
一些過境的杜鵑也來了,有中杜鵑(Oriental Cuckoo)和大鷹鵑(Large Hawk Cuckoo)。
極北柳鶯(Arctic Warbler)也是常在這段期間過境。
不過冕柳鶯(Eastern Crowned Warbler)就比較少在四月遇到,牠們在秋季過境較多。
其他在蒲台島遇到的還有低飛中的魚鷹(Osprey)和非常肚餓的火斑鳩(Red Turtle Dove)。
很多雀鳥在遷徙途中,遇到風雨就會暫時停留蒲台島歇息一會,就像這一隻沒有繁殖羽的紅胸濱鷸(Red-necked Stint),我是第一次在蒲台島遇到牠,牠在直升機場踱步一會,再去沙灘走走,一會兒就沒有牠的蹤影。
四月份去摩星嶺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山頂和水庫都有鵐的出沒,找到了遠遠的栗鵐(Chestnut Bunting)雄成鳥,還有小鵐(Little Bunting)和灰頭鵐(Black-faced Bunting)。
臨走時又在白天遇到蛇,是一條水律蛇(Common Rat Snake)。
今個月我還看到和拍了不少美麗的水鳥和鴴鷸(waders),但是不想今期篇幅太長,所以就留待下一期分享給大家。
不知不覺我觀鳥10周年了,由最初對雀鳥、生態保育一竅不通,到現在有基本的認識,我的熱誠還未減退,相信還有很多進步空間。觀鳥使我維持心境平和,有目標,有耐性,有適當的運動量,又結識到一班觀鳥朋友,這10年絕對是賺了。
相信好快就有hk first比你搵到
回覆刪除謝謝,順其自然
刪除